隈研吾|中国D一个民艺博物馆
关于“民艺”,这是一个从日本舶来的概念,我们很少能够理解民艺所带来的价值,至少到中国民艺博物馆落成的2016年3月,我们甚至没有关于“民艺”的审美标准,更无法理解为何柳宗悦所领导的“民艺运动”是使日本从制造走向创造的原动力。于是,中国美院请隈研吾设计了中国 D一个“民艺”博物馆,于是,我们尝试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学会重新审视什么是中国的“民艺之根”。
据说这是中国 D一个民艺博物馆,它是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。
它建在流水环绕的象山半山腰,那里曾是一片茶园,在层层叠叠的斜坡上,一座座接近“土地”颜色的瓦房相互紧挨着,根据隈研吾一贯坚持的“隐藏的建筑”的理念,这座博物馆把自己藏在了茶园里,不突兀如同自然生长,据说这是隈研吾Z为满意的建筑, 不管是用国际化的民艺概念,还是对中国民艺的尽力理解,将这座博物馆作为中国民艺系统建立的起点是始建者崇高的愿望。
作为建筑师,隈研吾喜欢用本地元素作为空间设计,正如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竹屋的运用是对长城的理解。在民艺博物馆中,他用“瓦”来理解中国语境的民艺──“在日本,厚重的瓦片都是被用来抵御台风的,很无趣;在中国,瓦片轻薄,也更加接近泥土原来的颜色,所以瓦片是民艺馆的主角”。所以,和日本民艺馆清寂的风格不同,在这里,成千上万的瓦片被悬挂漂浮在墙面上,与阳光交织,光影看起来像雨后的竹林,斑驳摇曳,仿佛能闻见泥土的味道。
博物馆用斜坡取代了楼梯,人走在迂回的道路上,仿佛正沿着村子里高低错落的小道,从这家跑到那家。──“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”,这种田园诗似的设计“会给人一种像是在家里的感觉。”隈研吾说道。
光线是所有建筑设计重要的考虑,如果说建筑是音乐,那么光线就是能掌控悲喜的节奏。隈研吾想要一种温暖的、可以感受到触碰的光来构成建筑,因为在柳宗悦的概念中,民艺是日用之道,是蕴藏在民间的美的力量,它如同星辰微光,不曾耀眼却是生命力的所在。这样的理解,在中国民艺博物馆中获得了体现──“光线并非从头顶照射,而是从侧面照射。”随着行走的路径,光线引导着人们不断走进博物馆的深处,如同探寻着迷失却真实存在的中国创造力。
在民艺博物馆落地建成的那天,民众对建筑崇高的质疑,在于为何中国的民艺馆要请外国人来设计?中国美院美术馆馆长杭间说:“日本民艺非常发达。而只有将全世界建议的文化集于中国,我们或许才能知道什么是好,什么是不好?而当一个日本设计师为中国设计民艺馆时,不过是想借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让来过民艺馆的中国人能发觉,中国民艺之美。”
而坦白说,这个建筑是一个非中国文化体系的外国人在竭尽全力呈现的,对于中国民艺的理解。而民艺的生命线恰恰掌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我们这些也许还在为生活奔忙,顾不上活得美好的普通人手里。但如柳宗悦所说:“一个人生活在粗制滥造的环境里,他的内心也会粗糙。“